『行走中国·影像记录』感悟篇:京华春梦心之绿(09)

——『行走中国·影像记录』之青藏高原山区归来心情写实

作者注:到本篇行走中国项目的感悟篇完结,也许以后会继续添加。从下篇起即将开始2009-2016年的连续8年行走记录,该系列主要以文字为主,即“行走中国 | 纪实文学 ”系列。图片系列会在“行走中国 | 影像记录”中发布。关于『行走中国·影像记录』项目:用力所能及的精力去行走中国贫困区,用影像和文字结合方式,记录、反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生存状态,让更多人们关注、了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生存状况。该项目正式参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


那一刻,我的心里眼里都充满了绿色

从青海大通县转道西宁再飞回北京(是朋友直接给我订了机票的),区域上来说不过两千多公里,但是从我的内心上来说却是经历了一场人生的重大洗礼。

行走过那么多地方,区域上的远近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了,我可以今天还在北京,可能明天就在国外的某个高山上。但是如果你能够明白一个人心境上的差异其实比区域上的差异更加深刻,那么你就会明白我从青藏高原下来后,回到北京家中的那种内心真切的感受。大通县到西宁,西宁到北京,机场到家,然后我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是的,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没有任何理由的宣泄,从首都机场返回家中,已是凌晨时分,周围只有一片漆黑向我袭击过来,此时我的心情却是分外的淡定。那种黑暗的感觉仿佛是对我回来的一种迎接。

正如我曾经发文说及的,行走的路上,我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见到了太多那些悲惨贫困的人们,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们,我有时候感到自己多么的无力和无助,也许会在某一天由于内心的内疚而停止此次行走。但是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坚强地和那些悲惨贫困人们永远地走在一起,然而这终究只是一种希望,残酷的现实会怎样有待我以后直接去面对。此乃后话。

一夜无言,疲倦而幸福地安睡,梦境却一点也记忆不起来了。然而,早晨起来一拉开穿帘,竟是满眼的春色!那一刻,我的眼里心里都充满了绿色!原来北京早已经是春意盎然,昨晚夜色中竟是没有发现。如果昨晚我回来的途中看到了这样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或许我心中的感觉又不一样了吧。

从大西北的青藏高原回到家中,原来区别的不仅是区域上和心境上的,还有这一片的绿色。在青海高海拔地区,4、5、6月份才开始下雪,这也是我为什么选着在3月便去那边,正好出来之后开始大雪封山,现在的时间已经是不适合在那边山区行走了。从高海拔山区回到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湟中县的时候,已经听说玉树治多曲麻莱等地大雪冰封了。到了湟中县的第二天也开始下起大雪,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今年的青海早春大范围降雪,有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雪灾。

从满眼是荒芜的青藏高原回到已经春意盎然的北京,这绿色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然而这份惊喜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是难以形容的。如果你不是一个人从荒芜的大西北归来,如果你不是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如果你不是一个人从贫苦大众的山村走了出来,然后回到了春意融融的北京你是不会有那份惊喜的感受吧。


那一条长道,种满了爱

为了寻找更多的北京春色,那一个下午我与eva来到了钓鱼台宾馆外的银杏大道,说起银杏大道北京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是北京市区最早种植的一片银杏,已经有不少年头了。

每到银杏叶变得金黄的秋季,这条笔直幽深的大道上都会聚集着很多赏叶的人,最多的是悠闲漫步的老人,追逐嬉笑的情侣,写生的学生以及一些摄影师。然而很多人都只知道这里早成为北京城秋日最美的生活画卷,但是却很少人关注过银杏大道的春日里的暖意吧。

现在的季节正是银杏大道绿意正浓的时候,却甚少行人,不像在秋季的银杏大道人满为患,甚至有摄影爱好者说现在的秋季想在银杏大道拍些片子很难了,除了人还是人。情况也是确实如此,因为秋季的银杏大道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奔着银杏大道的金黄季节而去,人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幸好的是,那个下午我们在银杏大道拍摄了很长时间,除了偶尔几个老人散步而过几乎见不到一个为了寻找春色而来的人们。也许没有人像我们这样迫切地想收获那一份春色吧,又也许人们只是习惯了银杏大道的金黄季节,恰恰这样留给我一个安静宁谧的春日下午。正如同现在很多的优美的风景区都是旺季人头汹涌,却甚少有人在她闲着的时候来欣赏她的另一番美丽。

那一颗颗挺拔的银杏树,茂盛的绿叶,温暖的阳光,偶尔散步的老人相互依偎着,行走在这阳光下的绿色长道,冲满了爱意。那一瞬间,我在想如果大西北山区农村里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那里的老人们也能够一样休闲地散步在这样的绿荫之下,也能够像发达地区的老人们一样幸福地安度晚年,那将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事情。

现实却是残酷的,从我行走青藏高原山区农村到现在,这样的情景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不是说那里没有这样的条件,而是那里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生活环境和气候决定了那里的一切。广大山区农村里的人们能够生活地好点甚至都只能盼望着气候好点,少点天灾,种点可怜的庄稼也是靠天吃饭,更别说希冀能有这样幸福的情景。

然而,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是理所当然的,只是那些山区里的老人们也是希望有着幸福的晚年,也是希望能够在能力许可的条件下更好的生活着。不知何时这些美好的愿望才能实现呢。


远离的梦境为了亲近

从大西北的高原山区回到北京,走在这条清净而充满春意的银杏大道,有种似虚似实的梦境般的感觉。此时此刻的我虽然身在北京的大街上,然而我的心仿佛依旧行走在青藏高原那满目苍夷的荒芜之中。

看着身边的eva,我确信我是在北京的,就在很多很多的朋友身边。又似乎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亲近之感,也许经历过那种荒芜和孤独的处境的人才有这种奇怪的感觉吧。昨天还在青藏高原的某个不知名的小路上走着,周围是荒芜的山坡和陌生的少数民族农民们,而现在我却身处北京最繁华的街道,身边是最亲近的友人和亲人,这样一种梦境般的差异给我的却是一种更加真实的存在。

因为我懂得了那些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我更加地珍惜。

生活没有经过更多的历练和积累,那不叫生活。当我们经历了越来越多的艰难困苦、生死离别的时候,我想自然而然地便会更加懂得什么才是生活什么才是生命的含义,这样珍惜当下的一切便成为一种自然之事。

活在当下,珍惜当下,快乐幸福,生活便是那么的简单。 


墙根下的阳光:归来是为了更好地出去

阳光在树荫之下斑驳零碎,那一支支的树干宛如一个个士兵,他们守卫的是神圣的阳光和美好的希望。墙根下的阴影,和高大的树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更加彰显了阳光的温暖。不管怎样的围墙,怎样的树干,怎样的阴影,阳光却始终在那里。

回来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一如我行走的日子,停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在我下次行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将时刻告诉自己不管如何,我是幸福的。

用心去享受行走的快乐和阳光吧。 

2011-4-25  

江南于北京

评论
热度(17)

© 江南忆龄 | Powered by LOFTER